区域文化传承创新是地方高校的重要属性。近年来,学院坚持将高等教育与文化传承创新相结合,从“非遗”这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中不断探索文化育人实践。在学校全力创建江苏海洋大学之际,学院深入挖掘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海洋文化元素,以非遗情助力蓝色梦。
7月9日,学院“文化根、非遗情、中国梦——大学生非遗夏令营”开展的第四天,实践团队成员来到徐福故里赣榆。在金山、柘汪两镇,师生们透过民间传说“徐福传说”与传统技艺“木质渔船制作技艺”两项地方非遗,尽情感受海洋文化魅力。
当日上午,在国家级非遗项目“徐福传说”传承基地金山镇徐福庙(徐福纪念馆)举行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揭牌仪式。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万金店、学工办主任张明祖与金山镇副镇长沈秀娟、徐福泊船山风景区管委会主任韦有营共同为双方共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揭牌。随后,非遗夏令营的成员们参观了徐福庙正殿、东西碑廊、徐福纪念馆、钟楼、鼓楼、藏经楼,在听取徐福传说,查看徐福文物、图片和史料过程中接受了基地的第一堂文化教育课。
当日下午,师生们在12届校友张楷的引导下来到拥有徐福造船遗址、徐福出海遗址的柘汪镇,通过参观当地木船厂实地了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连云港木质渔船制作技艺(传统木船制作技艺)”。据了解,该地吴公村居民相传为徐福制造楼船的“圬工”后裔,他们如今依然靠这种流传数千年之久的造船技术安身立命。
夏令营师生们在感受地方文化那一片海蓝的同时,通过此次活动从书写远洋历史的东渡第一人徐福和以工匠精神挑战大海的“圬工”身上汲取实现蓝色梦想的信心与勇气。
